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

電腦與我 1982 - 1991 - 小神通 (Apple II), PC XT, PC AT

趁著記性還好, 我要寫一些成長的經歷, 第一部份就從『電腦與我』開始。

不曉得最近十年才接觸電腦的人, 能不能想像那個沒有硬碟, 沒有網路, 單色螢幕的年代 ... 。

.

1982 - 小神通 (類 Apple II)

1982 年, 家裡買了第一部電腦 --『小神通』(類 Apple II),在自己的興趣和父母親「學電腦的小孩不會變壞」的鼓勵之下,從摩寫書中的範例程式開始,從此開始了哥哥和我的電腦學習歷程。

『小神通電腦』的 鍵盤和主機是合在一起的, 除了用 梅花接頭視訊線 接到約 10 吋的綠色灰階 CRT 螢幕之外, 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週邊 ---- 沒有軟碟, 也沒有硬碟, 唯一的儲存媒體是『錄音帶』。如果沒有記錯的話, 似乎還有一個『搖桿』...。

為了提高軟體從錄音帶下載到電腦的成功率, 我們跟鄰居的電器行借了不同廠牌型號的錄音機來測試, 結果發現, 某種有側錄電話功能的『單音錄音機』成功率最高。

後來, 買了很厚的軟碟機, 這邊有類似的相片。不記得磁片的容量, 不過倒是記得當時的軟碟片只能單面使用, 要用專用的打孔機在另一個邊緣打出一個長方孔, 才可以翻面使用。至於防寫, 則是用貼紙將邊緣的長方孔貼掉。

再來是程式設計,『小神通電腦』一開機就是在 BASIC 語言的環境底下, 可以直接輸入即時執行的單行指令, 或者是輸入一行行有『行號』的指令, 最後再以 RUN 執行。

當時的 BASIC
* 以『數字行號』的方式輸入一行一行的指令
10 ...
20 ...
30 ...

* 以中間的數字則插入指令
12 ...
15 ...

* RENUM 整理行號
將 10 ... 12 ... 15 ... 20 ... 30 ...
變成 10 ... 20 ... 30 ... 40 ... 50 ...

* 以 RUN 執行

一開始先照著書上的範例程式, 成功之後再逐步修改 ---- 就算照著書上輸入, 也難免會打錯, 而自己改寫的部份, 更有可能會有語法或邏輯上的問題 ....。就這樣, 漸漸磨練出『除臭蟲』的能力。

此外,『小神通電腦』還有一些低階的介面, 用 peek, poke, 以及 機器碼 來操作 ...。至於細節如何, 已經不復記憶。

.

1985 - PC XT

除了家裡的電腦, 每年12月的『資訊月』也是另一個很重要的電腦活動。從那個年代開始, 我就幾乎沒有缺席過『資訊月』。家裡的第二台電腦, 就是在『資訊月』會場買的 PC XT。中央處理器 (CPU) 的主頻 4.77 MHz, 640K 的主記憶體, 當然還是單色螢幕, 用 5.25 吋的軟碟片開機, 中文系統則是『大千中文』。

我在電腦上的另一個學習進展, 則是『倉頡輸入法』。我曾在『大千中文』裡, 用 中文內碼符號└、┐、┬『畫出』一個『界門綱目科屬種』的生物分類樹, 可惜與後來的 Big-5 內碼不相容 ...。

其他的週邊, 還有 : 9針 點矩陣印表機, 四四方方的 COM port 滑鼠, 手持的單色掃瞄器。而繪圖軟體則是 Dr. Halo。

升國二的暑假, 參加學校課後的電腦課, 教的是 DOS 指令 和 BASIC 程式, 而我當時的電腦程度, 其實不用聽課就差不多可以當小老師了。現在想來, 那是我唯一參加過的『電腦補習課程』, 因為高中的『計算機概論』和大學的課程都是學校課業, 而不是另外付費參加的。國二那個電腦課的另一個『收穫』是, Debbie 察覺出我的近視。至此, 我雖然還不知道『學電腦的小孩到底會不會變壞』, 但是『很容易近視』倒是真的

.

1988 - PC AT

隨著時代進步, 家裡的第三台電腦, 全亞的文星中文電腦。(CPU 80286 大約8~16MHz, 主記憶體不可考。) 特別的是『文星中文卡』, 一張擺滿 IC 的『長卡』 (大約 30~40 公分), 平時當作單色顯示的影像卡, 解析度 720x480 或 640x480。載入中文系統之後解析度提升到 1024x600, 可以顯示 24x22 的中文字, 次常用字的 1.2M 軟碟片則是放在 B 磁碟機, 需要時才去讀取。相較於當時只能顯示 16x16 的純碟版中文, 可說是非常神奇的設計。同時期買的彩色印表機, 也還是 9針點矩陣的, 遇到 16 或 24 的中文字型, 就要來回在同一行印 2~3 次才行。如果是彩色中文, 更會變成 黃/紅/藍 三色再乘上中文字型的重複次數。

[註] 24x22 的中文, 每個字的點陣字型佔用 176 bytes (24/3*22), 次常用字約7500字, 共需 1,320,000 bytes, 還有機會放在 1.2M 軟碟片, 但如果是 24x24 就沒辦法。
[註] 受限於 640x480 的解析度, 每行 40 個中文字, 只能顯示 16 點的中文字型

高中時代, 電腦的用途變得豐富, 有 LOTUS 123 試算表, dBase III 資料庫, Pascal 程式語言 ...。而我當時在班上的固定任務之一, 是收集每個星期各科的大小考試分數, 輸入到 LOTUS 試算表 (類似現在的 Excel), 再依照老師指定的加權比重, 算出每個人的分數排名 和 各小組的平均分數, 提供給老師和家長作為監督課業的參考。而名次落後的小組, 則是星期六下午要留校打掃教室。

當時, 版權的觀念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被重視, 於是你可以到電子街的商家翻找成堆的磁碟片, 再依片數付費拷貝。我大概玩遍了 True BASIC, Turbo BASIC 和一些現在早就忘記名稱的 BASIC 編譯器。而我的第一次中毒經驗, 也就是這麼來的。那個電腦病毒 (名稱待查), 中毒一次會在磁碟片增加三個損壞磁區。

沿著大我三屆的哥哥的足跡, 我也成了代表學校參加『台灣省電腦軟體設計比賽』的選手, 第一年和幾個高二學長合組兩隊參賽, 得到第六名; 第二年和 同班同學 Scott, Ted 組隊, 得到第二名。我還記得, 當時參賽隊伍要自備電腦, 所以我們從台北的電腦廠商那裡, 坐計程車搬電腦到比賽場地; 第二年則是搭國光號, 從台中搬電腦到台北。相較於現在 個人電腦的普及 和 筆記型電腦的輕巧, 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
那段期間, 那部 286 電腦擴充了一顆 30M 的硬碟。根據更後來的研究, 那是一顆 20M 的硬碟, 配上一張很奇怪的界面卡, 反正不是現在所熟知的 IDE (Parallel ATA) 界面就是了。

.

相關網頁 :

暑假結束前,我們終於買電腦了,我們買的電腦品牌是「小神通」 ... 一開機之後,畫面上會出現中文的歡迎詞「大家好,我是小神通,現在為您服務」,更是讓我印象深刻,至今仍然忘不了。當時,磁碟機還不普遍,都是用錄音帶(磁帶)記錄程式。... 差不多四分鐘之後就可以玩遊戲了。由於播放磁帶產生的是類比訊號,很容易有雜訊干擾,造成資料輸入錯誤,所以常常要載入許多次之後才會成功,但是我仍樂此不疲。

... 1982 Apple電腦的普及程度如同今日的PC,... 神通電腦依類似Apple電腦的規格發展出小神通電腦,稍後宏碁電腦亦發展出小教授一號。... 這就是至今鮮有人知神通的「小神通中英文電腦」,小神通亦是神通自創品牌的早期作品。

.

4 意見:

發表您的回應
  1. Unknown 提到...

    你的經歷跟我的超像的,挺懷念的那段時光,我的小神通也是很挑錄音機,換了很幾台才可以開機,那時我國小一年級,不過我是到80386時代(那時候我家的電腦是80286)才開始寫程式,第一隻程式是用QBasic寫的,那時高中。後來大學考完之後因為準備要讀資訊系,開始學寫C語言。現在工作還是用C,用C的日子算算有15年了。

  2. 匿名 提到...

    您好,我們這裡是台灣創意設計中心,我們目前要建置台灣第一所以設計為展示主軸的博物館,我們目前正在找尋小神通II手提式十六位元電腦,在偶然機緣下,看到你有這部電腦,不知你可否跟我聯繫???
    我們聯絡方式:2745-8199*573
    e-mail:karen_hsiao@tdc.org.tw

  3. 匿名 提到...

    阿~ ~ 我們家也有一台第一代小神通
    真神奇 錄音帶可變成電腦遊戲 超cool
    可惜完全沒有與它照像 忘了它的模樣了

  4. KMUD73人 提到...

    請問大千中文軟碟您還留著嗎?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