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看「好奇寶寶」的追蹤報導之前, 先公佈在英文維基找到的答案。
(看圖就好了, 可以先略過英文, 因為底下會有中文解說)
源頭在這裡
雷射網路傳輸距離可達 150 萬公里 (Only Perception)
|
.
問題來了, 什麼是「拉格朗日點 (Lagrange Point) 」?
雖然這不是什麼科技新知, 但我想知道「拉格朗日點 」的人應該不多, 除了以下的「鋼彈迷」....
好啦, 「鋼彈迷」所提供的答案 再加上 英文維基 的圖夠清楚了, 我就不多作解釋。只補充一下 150 萬公里到底有多遠。
- 地球圓周長 ~ 4萬公里
- 地球到月球距離 ~ 38萬4400公里
-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 ~ 149 598 000 公里 (一天文單位, 或光速 8 分鐘)
- 150 萬公里 ~ 地球到月球距離 的 3.9 倍 ~ 0.01 天文單位 ~ 光速 5 秒
還有, 英文維基 和 雷射通訊 指的是 地球 相對於 太陽 的「拉格朗日點 」,
但「鋼彈迷」指的則是 月亮 相對於 地球 的「拉格朗日點 」
- 參考資料
拉格朗日點的科學解釋 (http://hoow.myweb.hinet.net/html/bd50.htm)
Lagrange point(拉格朗日點)是牛頓力學中「三體問題」的特殊解。所謂的三體問題是:「假設宇宙中有3個物體,彼此受萬有引力影響,若已知某瞬間三物體的位置與速度,就可以求出3物體在過去和未來所有時間的位置速度」
三體問題並沒有通常解(任何狀況皆適用的答案),但是將狀況限定在平面的圓形或橢圓軌道中則可求出特殊解(特殊狀況下適用的答案)。這是在A.D.1772年由法國數學家Joseph Louis Lagrange (1736~1813)與瑞士數學家Leonhard Euler (1707~1783)所計算出的。
兩人的研究結合離心力與重力影響,若三天體彼此間質量差距甚大(設三天體ABC,質量A>>B>>C)B繞A公轉,若將C置於特殊區域將會與B同步繞A公轉。這特殊區域在軌道上可能存在五個平衡點(區域)將之稱為 Lagrangian point (拉格朗日點 L-point)。在A及B連成直線的內側與B的外側分別為L1、L2;B軌道對A的對反側為L3;這三點稱為不穩定解,處於這三點的物體易受外力影響而脫離。B軌道上前後60°的位置;與A、B等距離成正三角形的L4、L5兩點重力穩定範圍較廣即使因外力影響(其他星球重力等)稍微偏移,仍有返回原處的穩定力量。以適當速度運動的物體進入這些位置後,與A、B的相對距離不變。假設在地球對太陽的L1及L2位置上有衛星則會有"拉格朗日永遠的新月與滿月"(相對地球位置永遠不變的衛星)。由於拉格朗日點不是實際存在的「點」,而是區域引力平衡之處,加上其他星體的影響,在L-P的物體(殖民島群、小行星、太空垃圾...)其實是對應數學上的解點作小橢圓形軌道運行。
而質量並非決定物體留置於L-point的主因素(即殖民島非因其巨大質量,而不易因相對位置改變致使脫離L-P)主要影響的是進入L-P範圍的相對速度。
另外SIDE-3所在位置為L-2,並非月球同步軌道。追伸:拉格朗日點、Joseph Louis Lagrange、Leonhard Euler等並非像米諾夫斯基粒子、Gundarimu合金等是科幻作品的產物。而是實際存在的科學,多少去翻一下百科全書或物理、天文書籍可以找到進一步的說明。
.
GUNDAM 壞腦研究室 (http://www.gundam.org/gosMisc.html#LAGRANGEPOINT)
| ||||
|
0 意見:
發表您的回應張貼留言